Party building work
發布時間🎠:2024-06-03 11:42點擊數:466次
當今,貪腐案子,十之八九有親屬的影子。親屬多人涉案🗾、家人先後坐牢🛃,並非鮮見。
這應引起高度註意🎾。
北宋政治家司馬光寫過一篇《訓儉示康》,告誡兒孫崇尚節儉,老實做人🌪。有雲,“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👨👦,枉道速禍🥩;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🥷🏻,敗家喪身🙎🏽♀️;是以居官必賄🙅🏿♀️,居鄉必盜。”司馬光心如明鏡,深知官員致命的軟肋在哪裏☂️,嚴防死守,不越雷池一步🍧。
像司馬光這樣有見識且極其重視家教的高官是很多的📧。在中國歷史上,誡子💲、誡兄、誡侄等等家書,俯拾皆是👩🍳,大都是要求家人,不要仰仗權門背景,目無綱紀🏬,為所欲為,而要註重修為,謹言慎行。
但可惜,事有另外一端:一人為官🤾🏿♂️,舉家皆貪。一方面🦹♀️,在官員看來,混個一官半職👩🏻,幫兄助弟⚔️、扶兒攜侄,乃是人之常情。如果不給自己的家裏人撈些好處,實不甘心🈹。另一方面,在官員親屬看來♙,難得有個有職有權的家裏人,簽章蓋戳💂🏿♂️,舉手之勞,何樂不為?不充分利用,豈不枉費了大好資源👨🏻⚕️㊙️。
這種想法好像合乎邏輯,屢試不爽🍵,因此在渾然不覺中就一起跳進陷阱——“親情的陷阱”。
相信因貪腐而敗家的各色人等,該是後悔不迭👩🏿🌾🙏🏼。故事至此,似乎平淡無奇,結論也不出所料。但親情面前,有的人就是利令智昏,攔都攔不住。真正讓人感慨不已的是🙌,自己和家人搬到大牢裏才明白🚶🏻♀️➡️,不是國家法律和誰過不去⛹🏽♀️,而是你的“親情”害了你。
親屬之間本無意彼此加害🏈🚳,相互幫襯反倒害人害己👩,這是為什麽?麻煩正出在這個不無道理的理由上🦸🏿。因為,社會公理是,擁有權力的同時,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⛲️,正如獲得成功必須付出努力甚至代價。越是高官就越應該有所約束,越是有權就越要受到監督。
親人之間互相幫助,天經地義🧏🏼,領導幹部也不應該例外。問題是幫什麽、怎麽幫。
很喜歡勸諭兄弟的文字🧑🏽🌾🚴🏿♀️,如《詩經》的《棠棣》🧗🏼♂️,杜甫的《憶弟二首》,但最感動的,還是曾國藩對弟弟們的教誨。雖然他政務繁忙,但還是用相當多的時間關心弟弟們的學業,以至不憚辛苦,親加批閱。這才是真愛👨🏼🦱,真幫;愛到了心裏,幫到了點上🕌。所以,曾氏一門🧔♀️,人才不少🈹🥈,惹禍的不多🙋🏽♀️,這和家教家風不無關系👨👩👧👧。
有一種情形,不知是否註意了,與“一家子貪墨”相反的是,更有幾代人奉公守法的大家族。中央紀委網站介紹的鄭氏家族,其家規要求💂🏿,為官必清🛥。從宋元到明清,173人為官,有的官至禮部尚書,沒有一人因貪墨而罷官🧑🦽➡️。
即使在今天,幹部家庭也有很多好樣的,比如👩❤️👩,焦裕祿、孔繁森、谷文昌等,不僅個人品德情操好➙,家屬子女也行得正🤾♂️、走得直🦹🏻♀️。
以往認為🛫,應該把家事和公事截然分開,這不錯。工作上🙋🏻♀️,當然要公私分明;但要做到這一點,恰恰應該對家事保持清醒📼,不要被親情蒙住了眼睛,蒙蔽了心靈🙋🏿♀️。治國和齊家✍🏿,有時就是聯系密切💲:配偶打旗號👮,兒女耍蠻橫,兄弟搞特殊,連襟走門子,這些都緣於崗位和職位,緣於對權力的態度。領導幹部自己是非不分,對家人一味縱容🚝,任由徇私枉法,那麽,禍患一定會不請自來👫🏻。
有個“楊震暮夜卻金”的故事。楊震是個清官,對給子孫留遺產的事,有這樣一段話🛏:“使後世稱為清白吏子孫📐。以此遺之,不亦厚乎。”反過來想,也是如此:古來因貪墨而福及子孫的🛂,幾希🩴🍤;家敗人亡的,倒比比皆是。(米博華)